在几乎所有宗教和精神系统中,有一个广泛存在的信念: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善良设计者创造的美好世界之中,这是一个神圣、爱与完美的单一神创造的宇宙。宇宙被视为一个大学,一个物质的维度,让我们得以展现欲望、学习教训、积累信息,并在体验中成长与进化,最终通过发展我们的业力(Karma)、按照某些戒律生活,或者拥有足够的信仰,去往一个更美好的地方,享受与其他完美精神存在共同生活的永恒幸福。

与这些信念通常伴随的是另一种信仰,即那些未能展现欲望、拒绝学习教训、未能发展业力、不遵循戒律或缺乏信仰的人,将被谴责到几乎无止尽的轮回中,或者更糟的是,永远在地狱中受苦。 Hinduism、佛教及其他东方宗教教导我们,可能在这个世间轮回数百次或数千次,以学习教训并净化我们的业力,直到我们最终获得升入更高天堂维度的许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其他西方宗教则教导我们,人在此仅轮回一次,但通过拥有信仰和/或遵循某些戒律,我们也能够升入一个更高的天界。

甚至新纪元运动和大多数其他神秘精神体系共享这一基本信念:我们的物质领域是一个总体上积极的地方,旨在学习与体验。几乎没有任何正式的宗教或形而上学体系(古代的加尔文派和诺斯底派除外)敢于探讨这一现实可能是出于邪恶实体的故意创造。假如上帝被定义为无所不知、全能、无处不在,并且是一个完美的、完全仁爱且善良的存在,为什么它的创造如此可怜的存在不完美?为什么一个理智的上帝会创造精神病患者、社会病态者、捕食者、杀人狂、连环强奸犯和其他疯狂的人?为什么万物都要承受熵、衰老、疾病、痛苦和死亡?为什么上帝要创造像钩虫、环形虫、绦虫和虱子这样的寄生虫?为什么会存在食肉真菌、损害器官的癌症、滋生疾病的细菌,以及如此多的慢性和退行性病症、毒素与有害物质?为什么上帝创造了如此多种类的可怕和折磨人的自然灾害,从海啸、龙卷风、飓风、地震、雷暴和火山喷发,到干旱、饥荒、瘟疫和灾害?为什么一切都存在于一种掠夺性的等级食物链中,生命以生命为食,必须不断地杀戮才能生存?我们为何对出生前的任何事情没有记忆?为什么我们从未获得明确无争的历史解释、指导或存在的目的?为什么一个完美、仁爱的、善良的上帝会创造出如此可怖、恶性和混乱的现实?

大多数人很快回答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必须经历痛苦以欣赏快乐,我们必须经历仇恨才能与爱区分开来,我们必须有阴才能理解阳。世界充满了对立与极端,以便让我们体验可能性的丰富和深度。虽然我同意某种程度的负面体验是必要的,以与积极性区分、欣赏并平衡,但我认为这样的现实在负面体验上严重失衡。考虑一下你能想象的最令人愉悦的世俗体验,无论是美味的盛宴、刺激的冒险,还是挑逗的幻想。设想你得到了一个小时的这种愉悦体验,但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在享受完一个小时的最愉快经历后,你必须承受一个小时的世界上最痛苦的折磨。这意味着骨折、沸水或火焰中烧死、烙印、阉割、割裂、剥皮和鞭打。这意味着中世纪的工具,如铁处女、刑具架、鞭子、骡臼和窒息工具。你会自愿承受一个小时的如此可怕的折磨,换取一个小时的世界上最令人愉快的快感吗?我尚未见到任何一个人可以面不改色地说他们会真心自愿接受这样的提议。如果他们能得到一个小时最愉快的世俗快乐,但随后不得不经历即使五分钟的极度痛苦,例如被活剥或暴力剖腹,我知道没有人会接受这样的交易。这是因为在地球上痛苦和快乐之间的差距更像是一条深渊。当最愉悦的快乐与生理上的可怕痛苦对比时,前者显得暗淡、枯萎,最终消失于无形之中。考虑一下捕食者从猎物身上获得的快感与猎物被吞噬的痛苦之间的对比。猎物的痛苦体验远远超出了捕食者所经历的快乐程度。幸运的狮子享受着十分钟的轻微美味,而不幸的鹿则经历着被活吞的极端折磨,皮肤和肌肉被撕裂,骨头被折断,肢体被撕裂,人生被提前终结,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一个由所谓的仁爱与善良的创造者设定的“适者生存”的可笑游戏。

人类在自我欺骗方面的能力极强,尤其当涉及对不舒服问题的幸福答案时。我们也往往对人、事件的回忆比实际更积极。这个被称为“玫瑰色回顾”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在大多数人中存在的认知偏差,导致他们记住过去时更加积极。是否可能大多数人也正受到类似的认知偏差的影响,淡化这个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消极因素?这种形而上学的“玫瑰色回顾”是否使人们看不到这里不必要的邪恶和无法解释的痛苦?霍迪·马考斯基写道:“如果你诚实地看待这个现实,有一件事应该变得显而易见,那就是我们是多么容易被愚弄。一旦你意识到所有主要组织——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广告——都是由训练有素的人操控和愚弄时,这一切就说得通了,遵循‘上如下’的赫尔墨斯原则,死后天界中的怨灵必然是纯粹的欺骗。”

阿图尔·叔本华曾写道:“无论事情进行得多么顺利,随着你生活得越久,你会越清楚地感到,整体上生命是一种失望,甚至是一场欺骗。如果两个年轻时的朋友在分离一生后重聚,面对彼此的感觉将是对整个生活的完全失望,因为他们的思绪会被带回到那个早期的时期,生活在他们面前展现出的公平光辉让他们满怀希望,然而现实却是付出得少得多。这种感觉将如此完全地压倒其他一切,以至于他们甚至不会觉得有必要用言语表达,而只会在心中无声地默契,成为他们交谈的基础。”

我们要辨别地球更像一个学校还是监狱,首先需要考虑这两个机构的关键区别。学校是高等教育与发展的地方,而监狱则是低级生存与悔改之地。在学校,学生要么通过考试毕业,要么失败并继续努力,而在监狱,犯人只能完成刑期。不论如何,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学校可以选择不去或退学,而监狱则没有这个自由。如果我们无法简单地退学回家,这证明这不是一个学校,而是一个监狱。如果唯一的出口被锁在几百次或几千次的轮回之后,我们慢慢修正我们的业力,直到我们在这个极其不完美的世界里度过一个完美的生命,那么这样的课程公平吗?

此外,如果宇宙旨在成为一所大学,而我们只是为了通过多次生命的经历、成长和精神发展,那么为什么我们每一次都必须在出生时变成一张空白的画布,完全抹去记忆?如果我们每个生命都没有保留过去生命的记忆,这样的教育是什么?迫使人类转世而没有前生记忆并期待有所改进,就好像把一个大学应届生送回幼儿园,然后剥夺了他的所有记忆,希望他下一次能够毕业。如果地球真的是真理的学校,目的是教导我们课程、帮助我们成长,那么在进入新的学年时抹去每位学生的记忆,与这个目标是完全互相矛盾的。此外,教导的方式远比监狱地球上存在的各种形式的负面强化和惩罚要友善且有效得多。

如果我们是由一个理智、健康、完美、全爱全能的上帝所创造,为什么这样的上帝在一开始就创造出堕落、罪恶、不完美和无知的存在?然后,为什么上帝会将这些生物置于一个充满各种形式身体痛苦、心理折磨和情感痛苦的巨大的纪律严明的环境中,仅仅为了教导他们教训?如果这些学生在最终考试中失败,上帝又用巨大的力量击打他们的脑袋,彻底抹去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所有知识,使他们不得不重新上学,显然,作为一个全爱、全知、全能的上帝,有更好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这样。

霍迪·马考斯基写道:“很快,人们就会意识到这并不是一所学校,否则你会记住自己以前的转世和学到的教训。”许多近死体验揭示的一大关键方面是,回到地球和人类身体的过程包括前述的记忆抹除,即前生的一切都被遗忘。这一点清楚地表明,这并不是一个学习与成长的场所。如果你没有手套触摸荨麻,你的手会被刺痛,这让你记住,从此以后想要采摘荨麻就要戴上手套,这是学习的过程。而如果每次转世你都必须重新去触摸荨麻来发现它会刺痛,那就不是学习与成长,而是疯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记住自己经历了多少痛苦,从一世到另一世,我们早就停止了轮回。这个圈套只能在记忆擦除的情况下才能奏效。此外,如果一个人经历了千百次的轮回,按理说他们应该早已学会一切,考虑到那些生命往往充满了剧烈的痛苦,难道真的需要997个痛苦的生命来学习吗?我不知道你如何,但在学校时我更喜欢善良的老师,他们花时间鼓励我发挥创造性,而不是那些不断用棍子打我头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