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世纪初的磁极与重生观念的变迁 在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的顾问约翰·迪(John Dee)与杰拉尔德斯·梅尔卡托(Gerardus Mercator)就极地磁山进行通信,女王的私人医生及皇家医学院会长威廉·吉尔伯特爵士(Sir William Gilbert)在其著作《磁学》(De Magnet)中提出了反对极地磁山的主张,认为地球本身就是一面巨大磁铁。他提出,地球是一个由假想的熔融金属核心产生磁性,这一核心导致了环绕地球的不断移动的双极磁场。因此,吉尔伯特的理论与长期以来被视为不科学的观念形成鲜明对比,认为罗盘针受到极地的磁石山吸引。 至今,吉尔伯特的假设仍然是纯粹的推测,因为历史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接近或观察到传闻中3950英里深的地球核心。实际上,在历史上最深的钻探行动——俄罗斯科拉超深钻孔(Kola Superdeep Borehole)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和无数次钻头损坏,仅成功钻探了8英里。因此,学校教授的关于地球模型的详细描述,如地壳、外地幔、内地幔、外核和内核的层次,都是纯属推测,因为我们甚至没有突破地壳。此外,自然界中没有地方的熔融金属在加热超过居里点后仍能保持任何显著的磁性,更谈不上如吉尔伯特所声称的那样,能够创造一个复杂且不断移动的双极场。 在吉尔伯特的《磁学》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几世纪后,另一位皇家学会的会长艾萨克·牛顿爵士(Sir Isaac Newton)发表了影响力颇大的《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其中提出重力概念来解释人们如何在哥白尼的球形地球的底部安然无恙地生存。数世纪后,另一位被封爵的海军军官——鲍德文·沙克尔顿(Sir Ernest Shackleton)声称完成了这一“倒转”之旅,成为第一个到达所谓南极磁极的人。 在地球被视为平面的时代,只有一个极——北极,正好位于北极星(Polaris)正下方,这是地理和磁性的中心点。然而,随着对球体假设的提出,新的前沿开始出现:不仅地球有地理北极,还衍生出了其地理对点——南极。同时,基于吉尔伯特的假想双极磁核,北极和南极的磁极也因此被认为不断移动。因此,地球的磁场被声称为不对称,使得北极和南极并不在地理对点对立的位置。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两个新的理论磁极——地磁北极和地磁南极也被加入。 经过几个世纪未果的探险,20世纪初期突然声称发现了北磁极、南磁极,以及其后的地理和地磁北极与南极。然而,随着对该时期探险家的探险成就的揭露,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些成就充满了欺骗与虚假。19世纪对北极的多次探险尝试均告失败。1827年,英国皇家海军准将威廉·佩里爵士(Sir William Parry)达到北纬82度45分,但因冰层厚重而被迫折返。1845年,另一位英国皇家海军军官约翰·富兰克林爵士(Sir John Franklin)和他的129人全队在探极途中被困在冰中,最终全部死于饥饿、严寒和疾病。1875年,海军上将阿尔伯特·马尔克哈姆爵士(Sir Albert Markham)也尝试到达北极,达到北纬83度20分,因坏血症和缺乏设备而折返。1895年,挪威探险家弗里茨·约夫·南森(Fritz Joff Nansen)和亚尔默·约汉森(Jalmer Johansen)在北纬86度14分的记录尝试后因乏粮被迫折回。1899年,意大利阿布鲁齐公爵路易吉·阿梅迪奥王子(Luigi Amedeo)突破了记录,达到北纬86度34分,后因冰层被困而失去两根手指。 最后,在1909年9月1日,北极探险家弗雷德里克·库克(Frederick Cook)声称成为现代第一位到达北极的人,并从设特兰群岛发电报称,他在1908年4月21日达到了北极。当天,《晚邮报》头条报道称“库克医生到达北极”,次日《纽约先驱报》称“库克医生发现北极”,并向《先驱报》发出独家报告,描述了他如何把美国国旗插在世界之巅的经历。消息引发了美国及全球的媒体狂热。与此同时,另一位北极探险家、美国海军的罗伯特·皮里(Robert Peary)恰巧在其极地探险回家的路上,在库克发报后五天的1909年9月6日,皮里也发报称自己在1909年4月6日“把美国国旗钉到了北极”。皮里在得知库克的消息后发报称,库克的声称“不可被认真对待,因为他在北极没有发现库克或其他人”。 在9月7日,《先驱报》头条称“罗伯特·E·皮里在历时23年的围困中到达北极”,但对皮里而言,他成为北极第一人的声称并没有被广泛接受。皮里随即采取行动,从库克的因纽特向导处获得并发报供述,发布消息,称库克“没有远离陆地”,由此开始了一场两位昔日朋友的激烈竞争,最终两人的极地成就声称都被完全驳斥。 保罗·辛普森·豪斯利(Paul Simpson Housley)写道:“对北极成就的声称引发了巨大争议,库克和皮里都宣称他们是第一位到达北极的人。” 库克的北极探险,从1907年7月3日到1909年9月21日,起始于马萨诸塞州的格洛斯特,由约翰·布拉德利(John Bradley)赞助,库克前往格林兰西北部,继续向北至阿努拉托克(Anuratok),期间他坚信自己能够到达北极。随后,他返回格尔顿准备这次旅程,并请因纽特人给予协助,再次向阿努拉托克出发,并于1908年2月19日出发前往北极。库克的行程经史密斯海峡、萨宾角、弗拉格勒湾,穿过埃尔斯米尔岛到达湾峡。然后他们来到了尤里卡海峡并在阿克塞尔·海德堡岛的北端建立了营地,库克自己身带两名因纽特人、两具雪橇和26只狗向北极出发,并宣称于1908年4月21日到达北极。 皮里的极地冒险发生在1908年7月6日至1909年9月21日之间,由皮里北极俱乐部赞助,团队试图从埃尔斯米尔岛到达北极。皮里的船只“罗斯福号”和“埃里克号”收集了22名因纽特男性和17名因纽特女性以及246只北极犬。1908年9月5日,他们到达了东埃尔斯米尔岛的谢里登角,皮里将储存物品转移至位于岛北部的哥伦比亚角,以便对极点进行进攻,皮里的极地前进于1909年2月开始,巴特利特、博鲁普、马尔文·麦克米兰和戈兹伊尔等人负责携带物资,建立路径并为皮里和亨森(Henson)提供雪屋。支援小组后来折返,最后一个于1909年4月1日由巴特利特领导,从北纬87.47回撤,皮里、亨森和四名因纽特人继续逼近,他们主张在1909年4月6日达到北极。库克与皮里的争议在1909年9月2日开始,库克发布了他到达极点的主张,而皮里的竞争说法在四天后提交。 在这几个世纪未能成功的极地探险后,短短四天内,有两位美国探险者声称取得了首个成功。库克在他的日记中描述他在极点的抵达感觉更像是诗意的虚构而非实际经历,这令怀疑者产生了质疑。他写道:“我小心翼翼地观察我的仪器,记录这最后的到达,逐步记录我们的接近,我的心中充满了征服的奇怪愉悦。最终,我们踏过五彩的光芒,爬升在紫色与金色之间,最后在水晶蓝的天空和火焰般的云彩下,触碰了标记,灵魂唤醒到明确的胜利之中,内心发出晨曦。” 皮里的极点到达日记则听起来更为实际可信,但他的主张也很快遭到了质疑。他写道:“极点终于!三百年的奖赏,二十年的梦与目标,终于我的了。我无法相信它,所有的事情似乎如此简单和普通。随着我们继续,天空逐渐放晴,并在旅程结束时,我能够在哥伦比亚经度的午夜进行一系列令人满意的观测。这些观测表明,我的位置在极点以外。在短短几小时的行程中,我已经从西半球进入了东半球,并验证我位于世界的顶点。” 1909年9月,随着公众和报纸的关注,一场关于谁才能够真正到达北极的辩论展开了。《纽约时报》对皮里的主张坚定不移,而《纽约先驱报》则支持库克。两方在对导航记录的证明要求下,最终都选择了回避。库克从未提供任何详细的原始导航记录来证明他的北极声明,1909年12月21日,在审查库克提交的少量证据后,哥本哈根大学的委员会判定他并未到达极点。库克的因纽特向导也在手写文件中作证,表示在他们最后的极点冲刺时,实际上是向南而非向北行进,而从未远离陆地。 与此同时,皮里显然拒绝提交他的记录给哥本哈根委员会,迫使该委员会也得出结论,认为他未能证明自己的主张。库克后来声称保留了他航海数据的副本,并于1911年发表其中一些,但在计算过程中被揭发为所取的太阳直径不正确。国家地理学会对皮里的文件保持了数十年的保密,拒绝研究者访问,直到最终被独立检查,也被发现缺乏真正的文件。发布的文档仅列出了三次太阳观测,并且没有给出日期,也没有说明皮里观察到了太阳的哪一边。他声称存在的亮星贝尔特尔朱斯在当时无法被航海仪观察到。皮里在他的整个探险期间并未记录到任何的指南针读取数据,也没有测量经度和纬度,最后跟随的时机没有任何经过认可的同伴能够确认或否认他的工作。即使库克自己的导航数据被发现存在缺陷,他仍公开批评皮里声称的航海数据,指责皮里“北极的主张建立在一个不可能的观测上,太阳的高度低于地平线之上的七度”。 此外,裁判认为在他们的最终冲刺中,声称的速度也显得难以置信。库克在支持队伍离开的第四天和第五天记录,在满载雪橇的情况下,他能够分别行进29英里和22英里,几乎是平常行程的两倍。然而他的因纽特向导阿图卡舒克(Atukashuk)却表示,他们在同一个地方待了整整两个夜晚。极地研究者和作家兰德尔·奥斯凯夫斯基(Randall Oscevsky)在其著作《弗雷德里克·库克与被遗忘的极点》中写道,库克为了达到他的北极目标和回到陆地的合理日期,增加了虚假的行程,部分数据来自于的测量计,且很可能他原本记录的单位是法定英里,将其假装为海里,则距离会增加15%。皮里在其最后的推向极点时期所声称的速度甚至比库克的更令人难以置信,声称平均速度可高达令人难以置信的71英里/天。他和经验丰富的航海员巴特利特船长同行的最后五次远足的平均行程不过是13英里/天,一旦主要辅助队伍折返,巴特利特船长被指令返回南方,皮里声称其速度则在接下来的五次远足中立刻翻倍,直到最后八天期间,从基营地到达北极和返回的距离达到了296英里,其中198英里在四天之内完成,平均每天49英里。然而,这一数字须在考量了因导航错误、漂移、避开压力脊和开放水域而产生的更多绕行后计算,批评者声称最终的数字可能接近71英里。再无任何探险者在过去或未来声称过如此荒谬的速度。 研究者和作家保罗·辛普森·豪斯利在其著作《北极谜团与神话》中写道,这些记载未能证实皮里达到了他的目标,这些观测证据绝对可以伪造。皮里在他的日记中并未提供详细的记录,此外,他本应在最终接近极点前提供一个良好的航海记录,其中应包括指南针变化的检查及通过对太阳、行星和星星在不同时期不同位置的高度进行的经纬度记录。 极地漂浮冰块是很难穿越的地形,冰层的漂移从风向偏移到右侧28至30度的北半球,速度则为风速的1/50,因此,皮里在其日记或报告中未提供任何风速,极有可能使他在70度经度的方向上的偏移大于他所需的路径。他渴望达到北极的愿望显然超越了记录的意图。此外,皮里测量时间的天文钟错误达10分钟,这也将影响他的航向。 随着公众审查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怀疑被提出。1906年,库克宣称自己是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山的第一人,然而进一步调查显示,库克所提供的峰顶证明照片实际上是在离山19英里的一块小岩尖上拍的,且只有530英尺高,几乎比其他的麦金利山低15000英尺。库克在1906年攀登时的唯一同伴巴雷尔后来在宣誓书中承认,他们并未到达峰顶,并附带一份图示显示出库克的照片实际是在伪顶拍的玩家。助理库克的 experienced mountaineer 贝尔莫·布朗对库克的登顶速度无法接受并称麦金利太复杂和危险而使库克无法如此轻易攀爬。最终,库克也为他推动的14项诈骗指控被起诉,判处14年9个月监禁。 至于皮里,他对北极的执念使他在婚姻的前23年仅与妻子一同度过了三年,错过了儿子的出生和悲剧性死亡。皮里在北极探险期间与一位名叫阿里库辛纳(Alicusina)的14岁因纽特女孩有染,生下了两个孩子昆特和凯瑞。在1886年至1909年间,皮里的七次极地探险里,由马修·亨森(Matthew Henson)照顾其他人、狗熊和物资,他会说因纽特语,拉拽和修理雪橇,甚至在最后一次探险中拖着八个脚趾因寒冷而死亡的皮里艰难前进。然而,皮里取消了对亨森和因纽特向导继续进行最终阶段的计划,以便声称完全独占极点。人们意识到他将不得不分享名声后,皮里立刻停止与亨森的交谈,而亨森曾拯救他于过去探险,也对他的忠诚一以贯之。 历史学者弗格斯·弗莱明称皮里为“极地探险史上最令人不愉快的人”,而极地研究者和作家博·里芬伯格则表示他“也许是所有19世纪探险者中最自利、偏执、傲慢且恶意的人”,他对那些被认为是竞争对手的敌意与厌恶,无论是通过实际的地理发现,还是作为英雄人物。他看不起手下的下属,却对那些他认为能够助其实现个人榮耀的上层分子恭维和巴结。 在1909年,准备前往北极的挪威著名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意识到库克和皮里声称的成功后,决定将注意力转向南极和南极极点。他担心他的资助者和船员会接受这种计划的改变,因此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阿蒙森对任何人隐瞒了他真实的目的,在船程回程期间一直告诉他们要前往北极,直到他们的船“法拉姆号”(Fram)从最终的停靠港离岸运行之际,阿蒙森才告知他们实际上要前往南极寻求南极点。在经历一些初步的反抗后,大家最终还是配合了这一激烈的计划。他们在南极,阿蒙森带着5个队员和52只狗进行最后的冲刺,阿蒙森却没有带够足够的食物,而是令其团队杀掉并食用了超过一半的狗,以到达南极。他们在1911年12月14日声称到达了南极地理极点,得到正在南极准备实施自己极地探险的罗伯特·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的确认。 然而,阿蒙森与斯科特和其他随后的南极探险声明存在的问题在于:在地球模型中,地理南极位于南纬90度,所有360度经度在假设的点汇聚。但事实上,南极不是一个大陆,而是一个未被确知长短的冰冷包围,在线性地球上,只有北极中心点的经度汇聚并直接向南投射。每一度纬度大约为68英里,南极冰层开始于南纬70度,具体视接入点而定,所以无论经过什么经度向南行进,即使远离90度数十英里得以实现。 换句话说,所谓的南极地理极点仅是任意的一个点,但并不具备这些标志性的显著地位。所有到达极点的探险者通常沿着他们回程的路径返回,因此若地球真的以球体形状存在,显然他们可沿直线路径横穿南极而抵达另一侧,但并没有任何一位步行或空中探险者做过这样的南北圆周探险,由于这根本不可能,因为地球不是一个球体。 为了后人,罗尔德·阿蒙森不仅被认作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也因首位在南极越冬而声名显赫,随着沿收获航次的不断推进,阿蒙森再度声名远扬,凭借其成功穿越西北航道、首位横穿及首位绕过北冰洋、首次到达冰极(即离陆地最远的北极点)等荣誉,在经历对库克和皮里声称的普遍不信和争议后,1926年的探险使得阿蒙森趋向重新获得北极地理极点的名号,似乎这与1909年库克与皮里的争议极为相似。 然而,1926年,媒体的热烈争论再次爆发,因美国海军的理查德·伯德(Richard Byrd)声称在阿蒙森的飞行之前仅三天便已抵达极点,二人均意识到彼此探险时间相近,并决定依据近期的航空科技选择空中飞至极点,而非以前的陆地和海洋。伯德和阿蒙森的计划是,伯德应首先飞往极点并在那儿丢下几百面美国国旗,随后阿蒙森再进行飞行确认。 1926年5月9日,伯德和副驾驶员乘坐三引擎飞机“约瑟芬·福特”(Josephine Ford)从挪威斯匹斯堡出发,仅在随后的15小时57分钟后,包括声称在极点盘旋13分钟后降落。返回美国后,伯德成为国家的英雄,获得晋升及总统荣誉勋章。然而,伯德并未将旗子挂在极点上,并且没对原因进行公开解释。起初,伯德的称谓获得广泛接受,阿蒙森则成了“扶持者”。 然而,在伯德的去世一年后,1958年,他的同事、南极飞行私人飞行员和为北极飞行提供协助的巴恩特·法尔肯(Burt Falcon)出版了书籍《与我同行北上》,质疑伯德在1926年极点的声称的可行性。该书中说明,伯德所记录的首六个半小时的速度需要被锁定在61节不变,根据他的记录,必须在记录期间的速度突然翻倍,以便在规定时间内覆盖最后284英里。此外,假设到达极点并在其周围兜圈13分钟后,其书面计算又与全景范围相悖却仍以约定65英里/小时的速度向北穿行,建议其在整个行程中需要接受他所认为的316英里之行,从而加结得出数据。 阿蒙森声称其极地之行的真实性,但随后被质疑,对于庞大的怀疑,伯德的记录因存在明显的缺陷和变化而受到全面审查,尽管大多数人依然保持对伯德的支持。 正如欧文·拉兹洛(Irvin Laszlo)所指出的:“一些探险者和历史学者并未认真质疑这些激烈的探险,到底谁获得的牌子才算真正。” 在这场关于极地探险的性质争论中,世人难免质疑: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其他探险者留下不利的观察记录。而库克、皮里和伯德的北极声明经验证后被发现为虚假,至今广泛认为罗尔德·阿蒙森于1926年5月12日的飞艇飞行确实穿越了极点。他因此被认为是首位到达南极和北极的探险者。 尽管维基百科也承认,“由于后来对探险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库克、皮里和伯德的志向无疑存在争议”,阿蒙森在此得以重新获得了北极探险的开发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论点依旧在持续证明温暖地对白雪中的裂痕,反映出人类在极地探险中的不懈追求与坏习惯。 今天,让我们反思人于极地的探索是否是历史长河下的一个闪光点。